今日,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简称文博会)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。
天津展区展览面积超过500平方米,参展企业和单位超过30家。天津展区围绕“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润城、以文兴业”主题,分为“非遗展示”“互动体验”“科技融合”“文创销售”“展览展示”5个展区,以津派文化为脉络,通过开放、融合、重塑的设计语言,展现天津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现代多元城市形象。
走进文博会省市文化产业综合馆,以圆形作为基础形态的天津展区,采用交错叠加的几何图形,打破了传统设计的封闭性,彰显出灵动通透与空间层次感,增强了观展自由性,体现出天津的包容性与国际化。
展区设计打造“津味儿”文化空间。展区以“河海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建筑文化、工商文化、民俗文化、演艺文化、文博文化、休闲文化”八大天津文化为脉络,蓝白底色和大屏共同构成动态视觉层次,寓意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共生,以“非遗+科技”双主线呈现兼具未来科技感与人文温度的艺术空间,赋予文化全新的表达。
非遗传承展示“津味儿”匠心精品,18个独立展柜浓缩了独具特色的天津非遗项目,鲜活地展现出孕育于街角巷尾的津派风华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丰富、笔法细腻、色彩饱满、寓意吉祥,“勾、刻、印、绘”四道传统工艺独具魅力,套印技法将艳丽饱满的颜色套印成画。泥人张彩塑刻画出的人物性格、体态栩栩如生、形神兼备,用色敷彩、匠心独运。曾氏华服盘扣结合盘、缝、包、缠等工艺于一体,融合配色、拼接等技巧于一身,以新颖的方式展现于首饰、挂件配饰上,在新时代展现传统之美。华昌景泰蓝推陈出新,将景泰蓝和宫廷花丝镶嵌相结合,制作工艺复杂而精湛,有7大步骤、108道工序,富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。
互动体验令“津味儿”文化破圈。音乐大三弦演奏技艺传承人褚琪桂梓以汉服配墨镜的混搭造型、“摇滚风”的演奏,现场展现传统技艺与流行文化的碰撞。一壶浓茶、一碟瓜子,名流茶馆相声实景演出从传统段子到全新创作,层出不穷的“包袱”为观众带来欢乐。待风堂风筝设立体验区,让更多观众了解津派风筝的制作技艺。
科技融合赋能“津味儿”沉浸体验。在芒狗动画体验舱前,观众可裸眼观看全息光影剧,佩戴虚拟现实技术设备进入《哪吒》《源起华夏》的虚拟世界,感受“文化+科技”的无穷魅力。
文创展售引领“津味儿”消费时尚。在文创销售区,祥禾饽饽铺传统点心款式精美、味道独特。海鸥手表、鸵鸟墨水、益德成、大德御术、一得阁墨业等推出的20多类非遗衍生品文创悉数亮相,生动展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魅力。
微信里点“发现”,扫一下
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