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市益农社 切换
登录
  • 服务商申请
  • 益农社申请
  • 旗舰店申请
| 免费注册 | 购物车 | 我的订单 | 个人中心 | 大数据
  • 天津市
    • 综合数据
    • 公益便民
  • 市辖区
    • 蓟州区
    • 宝坻区
    • 武清区
    • 宁河区
    • 静海区
    • 滨海新区
    • 东丽区
    • 津南区
    • 西青区
    • 北辰区
| 大数据平台 | 管理平台 | 手机客户端下载
  • 首页
  • 综合信息
    资讯信息 通知公告 全国联播 村站资讯
  • 公益服务
    天津网上办事大厅 12316服务 法律快车 天津气象
  • 便民服务
    手机充值 生活缴费 快递查询 违章查询 医院挂号 飞机票 火车票 酒店预订 土地流转 供求信息 金融服务 招聘服务
  • 电子商务
    旗舰店 农产品商城 农资商城 区域电商 生活商城 出村优品
  • 培训服务
    益农社培训 农业技术 天津农业科技 手机应用服务 农业远程教育
  • 乡村旅游
    精品线路 农庄园区 乐在农家 精品民宿 津门百科
  • 专题专栏
    龙头企业 农业部定点市场 市场行情 津农精品 农资店铺 农机购置补贴 国际茶日 溯源产品 物联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综合信息 >> 新闻资讯 >> 村站资讯 >> 详情

天津市做好疫情防控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 津城蔬果香 保障“菜篮子”

发布时间:2020-04-14 总浏览量:840     来源:系统资讯

大地复苏,春意盎然。驱车行驶在津郊大地,到处可见繁忙有序的春耕生产景象。在静海区蔡公庄镇,农民正在田里播撒优质春麦种子;在北辰区双街镇,农民正在给大棚里新栽的速生蔬菜浇水;在蓟州区出头岭镇,瑞泰鑫农业合作社员工正在基地栽种红薯秧苗……一幅幅生动的春耕图,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。
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各涉农区坚持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‘两手抓’‘两手硬’,确保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工作。”市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、主任沈欣告诉记者,截至4月初,全市春播工作进展顺利,播种春小麦、蔬菜、玉米等农作物48万亩(其中春小麦已全部播种完毕),农资供应能够满足生产需求,农资生产企业全部复工复产,扶持政策落实稳步推进,春季农业生产取得显著成效。

不算小账算大账 落实政策保供给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城市蔬菜供应一度出现困难。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生产供应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统一部署,市农业农村委迅急会同市财政启动特殊时期“菜篮子”蔬菜保供基地生产补贴项目,重点对符合条件的蔬菜产品保供基地给予财政补贴。

今年2月下旬,宁河区东棘坨镇艾林村“一肩挑”方志田带着乡亲们放弃了行情看涨的西红柿、黄瓜、紫甘蓝的种植,改种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速生叶菜。“今天的好日子,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来的。现在国家有难了,咱能不搭把手?”方志田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挨家挨户算大账。

没两天,该村有条件的农户就全部行动起来了,有几户还集中处理了行情看涨的西红柿,腾出棚室一同种上了40多个棚的速生叶菜。“速生叶菜包括油菜、快菜、油麦菜等,生长期短,30天至40天就能上市。这些速生叶菜长势喜人,首茬亩产达5000斤,每天都有市里的运输车来拉菜。仅50天就外运上市蔬菜100多万斤。”方志田说。

“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带动,鼓励蔬菜保供基地扩大速生叶菜生产规模,对油菜等7种速生叶菜按照每亩800元标准给予生产补贴。”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政策实施后,已抢种速生叶菜约1万亩,有效增加了天津蔬菜市场供应。

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,保障市民“米袋子”供应充足,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财政还下达涉农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3.6亿元,对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等种粮农民,每亩补贴95元,支持各涉农区抓早抓好天津春耕生产,保障各涉农区不误农时、不误农事,有效促进了全市农业春耕备耕生产顺利进行。

不荒一亩地 不空一分田

不久前,记者在北辰区大张庄镇大诸庄村看到,500亩春小麦的播种作业如期展开。初春的田野上,一台台检修好的播种机整装待发,农机手在调配好种子和化肥比例后,旋下第一刀,开始了春小麦播种作业。

“疫情防控期间,大张庄镇多方协调农业物资储备,合理安排种植结构,对全镇春耕土地进行统筹规划,确保今年计划的1000亩小麦种植工作有序推进。”现场指挥作业的镇农业部门负责人说。

为积极应对疫情,市农业农村委强化组织推动,及时制定印发疫情期间春耕备耕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,对物资准备、抢抓农时、服务指导、防灾减灾等工作重点进行细化安排部署。压实目标责任,将全市320万亩春播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地块。充分利用报纸、电视、广播等媒体资源广泛宣传,引导农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,有序下地、分时干活。同时,市农业农村委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,全力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,出台农业支持保护增量补贴政策,实施简陋陈旧设施提升改造及再利用项目,确保实现“耕地不荒一亩,园田空白不留一分”。

据市农业农村委介绍,截至目前,全市春播农作物48万亩,其中春小麦26.45万亩、蔬菜16.9万亩、玉米2.2万亩、其他农作物2.45万亩。春小麦超额完成种植任务,比意向增加26%。眼下,全市131万亩冬小麦顺利进入返青起身期,返青苗情好于上年,麦田土壤墒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。各区正抓紧进行麦田管理工作,全市麦田已浇返青水46.3万亩,施返青肥49.7万亩。

线上支招 服务农户增收

进入春分节气后,蓟州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农户每天都在山坡上的果园里忙碌着,剪枝、施肥,精心管护。“全村现有3000多亩果园,其中优质品种红香酥梨占了大部分,这可是村民增收致富的‘摇钱树’啊。”村党支部书记耿学文说。

“往年春季,我都会组织200多名技术员集中上山帮助果农嫁接、剪枝等,今年为了应对疫情,就不再组织集体行动,而是改为利用音频视频方式指导果农自己修理果树。这下我的手机天天响个不停,真成‘热线’了。”说着话,罗庄子镇成人文化学校校长王艳忠的手机响起来,又是一个果农来电咨询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事。

在今年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中,无人机成为农村一件时尚的热门利器。

3月26日,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应各涉农区的迫切需求,为确保农药喷施精准和安全,首次开启全市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线上培训新模式,对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、应用技术等进行了专业化技术培训。全市各涉农区植保技术人员、合作社、种植大户以及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中的植保无人机飞手等80余人参加了培训。

近两个小时的语音及图文相结合的线上培训,通俗易懂,参训人员积极互动,与专家“面对面”零距离交流,培训效果反响良好。通过培训,提高了农户“科学植保、公共植保、绿色植保”的专业素质,增强了专业飞手技能,对农民进行今年春耕科学用药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。

北辰区积极推行“不见面”“点对点”农业技术服务、管理服务及作业服务,为农户提供精准安心的技术支持。同时,大力推广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先进适用绿色技术,将植保无人机、智能温室等应用到疫情防控、作物种植、小麦田管、蔬菜生产等多个生产环节,不仅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,更避免了田间集中作业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,实现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“两不误、两促进”。

分享到:

微信扫一扫:分享

微信里点“发现”,扫一下

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。

热点新闻

  • “数据”种田 靠“智”增收
  • 6亿多尾虾苗投放 “蓝色粮仓”添鲜美
  • 播撒“科技种子” 结出“禾”“合”硕果
  • 刘国中在安排部署“三夏”工作时强调 奋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 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
  • 新手指南
    免费注册
    客服中心
  • 商户合作
    旗舰店申请
    广告合作
  • 用户帮助
    服务协议
    退款承诺
  • 联系我们
    关于我们
    联系我们
    免责声明
  • APP下载
    微信公众号
河南新农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- 豫ICP备14004304号
当当网 | 苏宁 | 梦芭莎 | 红孩子 | 亚马逊 | 财付通 | 快递查询